長波輻射表可適用于氣象觀測、氣候研究及環境監測等領域中
瀏覽次數:63更新日期:2025-11-17
長波輻射表能夠準確捕捉波長范圍為4~50μm的紅外輻射變化,適用于氣象觀測、氣候研究及環境監測等領域,可滿足專業科研活動對微小輻射變化的探測需求;采用優質材料和先進工程設計,即使在特殊天氣條件或長時間連續觀測中也能保持穩定性能,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
余弦響應誤差小:符合世界氣象組織(WMO)規范,設計上優化了角度響應特性,減少因入射角不同帶來的測量偏差。
環境適應性廣:工作溫度范圍寬廣(如-40℃至+80℃),部分型號還配備加熱功能以防止結露與結霜,可在各種氣候環境下正常工作。
長波輻射表(又稱地球輻射表)是測量3.5—50μm波段長波輻射的專用儀器,用于檢測來自天空與地面的紅外輻射,在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,成為地球科學研究和氣象觀測的重要工具。
1.初始準備與閉合狀態測量
-設備檢查:確保程控快門處于閉合狀態,此時儀器僅接收內部參考信號或環境基準值。
-短時間采樣:設置采樣周期≤0.1秒,持續測量1分鐘,記錄m次輸出值(i=1,2,…,m)。此階段目的是獲取基礎數據作為后續對比的參照。
-計算平均值:對上述m次數據取算術平均值E,作為無外部干擾時的基線參數。
2.觸發開啟與動態響應觀測
-外部觸發操作:通過數據采集器自動控制程控快門打開,并同步記錄觸發時間t(標記階躍凈輻射的起點)。
-穩定期監測:保持相同采樣頻率,待輸出值趨于穩定后再次連續測量1分鐘,得到新的m組數據Eej(j=1,2,…,m)。此過程需關注信號變化的瞬態特性及平衡狀態。
-數據分析:基于穩定后的數據集評估實際長波輻射強度及其變化規律。